
1、 克服害羞心理 害羞心理,是孩子与他人良好交往的一个巨大障碍。害羞的孩子胆子特别小,不太爱表现自己,在社交场合显得比较拘谨,与别人打交道时很少采取主动,不善于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害羞的孩子常常给人一种呆板、乏味的感觉,大家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没有多大意思,因此都不太愿意与其相处,而别人的这些做法可能会给害羞的孩子极大的挫折感,使他们的社会交往更加困难。克服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的害羞心理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增加孩子的交往机会,经常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做客,经常安排孩子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等;增强孩子的交往自信,帮孩子寻找自己的特长和优点,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不要吝啬夸奖之辞,孩子哪怕有小小的进步都要予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 传授交往的技能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比如当别人与孩子打招呼时,孩子可能不予理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也许沉默寡言;带孩子出门做客,孩子与朋友家的小朋友不欢而散;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结果互相攻击起来。这些都是由于孩子没有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因此,当好孩子的交往参谋,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当教会孩子怎样跟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怎样向别人表示感谢或歉意,怎样才能顺利地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向别人提出请求更合适,怎样与别人分享食物和玩具,怎样正确地处理同伴间的纠纷与矛盾,怎样有礼貌地向别人打招呼,怎样请求别人的帮助等等。 3、多给孩子些鼓励 对于交往能力不太强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指责孩子“没出息”、“上不了台面”等,因为指责和埋怨对孩子的社会交往不会有丝毫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加孩子与人交往中的自卑感,使他的社交行为更加退缩。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多多鼓励,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鼓励孩子积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鼓励孩子主动接近他人,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能够解决的事情。另外,家长应当适时抓住孩子在交往活动中的进步,比如孩子将好吃的东西主动拿去与朋友一起分享,碰到外人主动向人家问好,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不再闹矛盾,通过表扬和奖赏等方式给这些好的行为以正强化,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孩子更多、更好地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