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小学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给老师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13 09:50:55  来源:教育资源网   作者:张杰  编辑:一号乡镇-熊熊  关注度:1927


《跟孔子学当老师》是一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优秀读本。作者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描摹了一个个感人至深且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阐述了蕴含在《论语》中的教育智慧,让我们意识到,教学就是爱,就是专注,就是虔诚、热烈、彼此扎根的师生情谊,就是通达人世、响彻人间的文化之旅。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远非我等浅学之辈能悟到精华所在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回头看看孔子,2000多年前的思想依旧能给我们启迪,不得不叹服孔子成为教育者的祖师,确实是值得我们后人敬仰的,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再去深入研究他的思想,以便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的。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创造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中随时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把对学生透彻的了解,作为有的放矢进行教育的基础。他一生中花费了很多时间来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商、情商、特长,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强一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说话容易过头;子夏迟钝一些,办事说话有时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呢?”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即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偏左、偏右都不合中道。正因为对学生的如此了解,他的教育和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二、根据学生个体性格特征,“因材施教”

  孔子竭力避免教育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许多学生问同样一个问题,而孔子回答不一样。如子路问:“听到一个道理马上就执行吗?”孔子答:“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实行?”冉求也问,而孔子答:“对,马上去实行。”公西华问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而答复相反。孔子说:“冉求迟缓,我推他一下,子路向来胆大好胜,所以我往后拉他一下。”这是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


  三、根据学生个体智力差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还必须针对受教育者的智能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深的学问。他主张对于智力不同的人分别实施教育,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


   四、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对后世教育的深远影响。

我个人以为,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几乎每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或思想家,在教学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且加以补充完善发展。

孟子继承发扬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强调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对有的学生应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入门者则可以间接地受教。甚至“予不屑之教诲也者,足亦教诲之而己矣”。“教亦多术”,一切因人而宜。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才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总之,中国历代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同时“因材施教”对我国当今的素质教育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学中贯穿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因此,科学地对待孔子的这样一份遗产,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对我们教学的启迪和教益。

从教16年,随着对孔子的深入诠解和感悟,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领悟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精髓,深受启迪,教益颇多。

blob.png

1、在日常班级管理和教学,我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对上、中、下的学生典型作重点的个案研究,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进。

研究和了解的方式主要通过与家长联系,学生座谈;课内外活动进行观察;通过对学生作业分析;与其他任课教师交谈、家访等。这样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2、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新课程下,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这里“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这是使教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教育和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各门功课与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关系,使他们努力学好各门基础课。在这个统一要求的前提下,然后再根据个别差异进行重点指导,使学生充分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和特长。

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学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非常复杂。有的学生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从思维类型上讲,也有长于形象思维和善于逻辑推理之分。因此我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因人而宜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针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必须因材施教。

孔子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浅近事物阐发比较深刻的原理。“能近取瞽”。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好学”、“乐学”,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


鉴于如此,我一直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多方面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好学、乐学的思想境界,既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等于让学生放任白流,其结果必然是浪费学生有效的时间和精力;限制、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能够流传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的原因,也许就在于它正确处好了学习动因这一问题。

孔子《论语》蕴涵深厚的哲理思想,博古通今,意蕴丰富。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汲取国内外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充盈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深化升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应用于教学实践,使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散发出更加璀璨的新时代光。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在线投稿 | 后台管理 | 万创短信 |
江西省手机家长学校 学服通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3568号-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康宁街25号1幢261室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850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