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与控制
今天早上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爱与控制。就像给发的书上那页,心理学认为:父母无私的为孩子付出,会自如寻求一种心理补偿,那就是孩子必须努力,为家庭争得面子。这是装在我们潜意识中的,我们很多家长可以在意识层面说,我不是这样子的,但是在潜意识中会认为有付出就一定要求对方有一定的回报,所以在家庭中就经常有这样的话,我都是为你好。那妈妈会说,我为了你好,所以你学音乐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为了你好,你学围棋要坚持下去;我为你好,你一定要干什么干什么...... 这种语言和行为,其实就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演变成为了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也就是说,在心理学上所说的有条件的爱。它在潜意识的意思就是你不好好吃饭我就不爱你,你不好好学习我就不爱你,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就变成了一种控制。换句话来讲,就是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时候,内心没有力量。他总感觉妈妈的那种声音无所不在,一直到他终年老去。那怎么样,我们才能从一个有条件的爱变成无条件的爱呢? 昨天我的孩子在厕所里拉粑粑的时候,他拉着妈妈的手说了句话:妈妈不管你对我怎么样,我都爱你。这是孩子的声音,其实孩子的这句话很好描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爱?我再重复一遍:不管你对我怎么样,我都爱你。孩子的声音是来自于灵性,来自天地之气,是最真实最真诚的声音。也就是说无条件的爱就是对孩子所有行为没有期待和要求。反过来是一样的,爸爸妈妈也可以这样去表达。如果你想引导孩子的行为,你需要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你可以说妈妈很忙,妈妈很着急,妈妈希望你快点。当然,不管你忙还是不忙,妈妈都爱你。或者说妈妈自己就因为没有自制力,所以妈妈希望你有自制力,能够持之以恒的学习下去。学习围棋、学习音乐、学习钢琴、学习舞蹈,慢慢希望你这样做。当然,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妈妈都爱你。把爱与行为、期待区分开,做一个无条件的爱,那么注意父母要学会爱,而不是学会控制孩子。 总结:把爱与行为、期待区分开,做一个无条件的爱,那么注意父母要学会爱,而不是学会控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