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学前教育
人民日报:最适合小学生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值得所有家长借鉴!(家长必读) 发布时间:2020-01-20 15:04:09  来源:手机家长学校   作者:  编辑:小姚  关注度:1086

寒假来临,帮助孩子过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生命中每一个虚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


制定一份合适的寒假计划,孩子才能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整个假期张弛有度。


以下这份寒假计划表整理自人民日报,为孩子分阶段安排寒假生活内容,值得各位家长参考。


01


科学寒假划分四个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寒假前做好规划,能让孩子受益一整个假期。


计划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也可以根据内容划分。


人民日报就给出了“寒假四阶段”的建议,分为“散养”、“圈养”、“成长”、“收心”。


第一阶段:“散养”阶段,好好放松。


考试过后,当然应该让孩子好好放松。


让孩子以休息为主,可以稍微睡懒觉,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约上好友外出玩耍,也可以去参观博物馆,看看电影等等。


2.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玩耍,回老家准备过年,让孩子学会陪伴和孝顺老人。


3.带着孩子去旅游,走进大自然,放松身心,拓展见识。


学习应该劳逸结合,但要注意,完全放松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一旦孩子过于放松,家长又完全不管,很容易养成坏习惯。


在这一周时间里,一边让孩子休息,一边和孩子商量这个寒假要怎么过。


规划好寒假生活,一个有意义且充实的寒假,从做好计划开始。


第二阶段:“圈养”阶段,查漏补缺。


期末考成绩已成定局,家长要做的是高分不“捧”,低分不“棒”。


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查漏补缺,争取利用寒假实现弯道超车。


期末考试暴露了孩子的学习问题,特别是知识上的漏洞,要及时补好。


1.先把课本上的薄弱知识多学几遍,然后完成相关的练习,巩固知识。


2.再把上学期的知识再学一遍,巩固好旧知识。


3.学有余力的孩子,最好提前预习新知识,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更能深入理解旧知识,做好新学期承上启下的准备。


QQ截图20200120150057.png

想要提高成绩,就要利用好寒假这段时间。


寒假做好复习和预习的孩子,已经超过了很多同学。


第三阶段:“成长”阶段,充实自我。


有一句话说得好: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真正的自由是去追求进步。


教育不能指望孩子自觉,想让孩子更快成长,就应该利用好寒假这个“时差”。

寒假最大目的不是“休息”,而是“休整”。


1.学习,是贯穿整个寒假的内容。作业要好好做,知识要好好学,让孩子学会自学。


2.阅读,是充实自我的最好方式。阅读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拓展视野,锻炼思维能力和专注程度。


3.兴趣,是养成乐观性格的土壤。培养兴趣未必要报班,真正的兴趣应该植根于生活中。


寒假不意味着远离书本,远离学习,停下成长的步伐。


它是一个休整的驿站,让孩子调整心态,养精蓄锐,充实自我,为新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收心”阶段,恢复状态。


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放松以及热闹的春节,大多数孩子已经变得懒散懈怠,要尽早收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学习、恢复作息、调整状态。


没写完的作业要尽快完成,特别是寒假练习册,不能随便写几个答案敷衍了事。


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按时进食,多外出锻炼身体。


和孩子一起准备新学期的学习用品,让孩子做好开学的心理准备。


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学校里的趣事,唤起孩子对学校的美好回忆。


心理学家说,终止假期也需要仪式。


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以及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


附:科学寒假规划作息时间表


7:30 起床洗漱


8:00 吃早饭


8:30-10:00 学习,写作业


10:00-11:30 自由活动


12:00 吃午饭


13:00-14:00 午睡


14:30-16:00 学习,练字


16:00-17:30 锻炼,户外活动


18:00 吃晚饭


19:00-20:30 阅读,亲子活动


21:00 洗漱


21:30 关灯睡觉

QQ截图20200120150225.png

02


充实寒假划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过快乐春节,树文明新风。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家长可以利用寒假这一“空档”,给孩子上好传统文明礼仪这一课。


1.利用春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告诉孩子春节的由来,讲讲春节的文化内涵,讲讲春节的传统习俗。


和孩子一起贴对联、包饺子、看花灯、去拜年等等,让孩子感受到过节的快乐。


2.利用春节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和亲人团聚时:


学会尊老爱幼,和爷爷奶奶聊聊自己的学习,和父母一起准备过年的事情。


在家待客时:


客人来访时要主动打招呼,热情接待,送上茶水和点心水果,大方地与客人交流。


外出拜年时:


未经许可不能随处走动,主人奉茶或长辈给红包时,要双手接过,并表达感谢。


拿到红包后不要立即打开,最好收在口袋里或让父母代为保管。


第二部分:杜绝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寒假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最好时期。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少言传,多身教,以身作则。


1.杜绝坏习惯。


自觉性太差,晚上不愿睡,早上不愿起,整个寒假作息混乱。


不约束自己,沉迷手机、电脑等各种娱乐中,精神变差,视力下降。


不主动学习,作业拖到最后一天才做,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自制力下降,经常暴饮暴食,特别是各种油炸类的垃圾食品。


经常宅在家,什么都不做,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培养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一日之计在于晨,坚持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寒假学习计划表,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要专心致志、自觉主动地学习。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学会保护环境。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要饮食均衡,一日三餐按时进食。

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不去危险场所,不做危险事情,外出要有大人陪同。


第三部分:多渠道学习,全方面提升。


有老师指出,孩子在寒假中最重要的4件事是:作业、阅读、日记和练字。


1.作业:


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做好一小部分,很快就能完成。


2.阅读: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陪伴孩子阅读,通过亲子阅读拉近彼此关系,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3.日记:


鼓励孩子记录生活,将有感而发的内容都写下来,一是作为成长的见证,二是用作写作素材。


4.练字:


每天抽半小时练字,不要直接描红,最好让孩子对着字帖临摹,并且要一直坚持。


第四部分:多锻炼孩子,做好主人翁。


鼓励孩子多做家务,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求助”,鼓励孩子主动帮忙,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先给孩子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洗碗擦桌、洗衣叠衣、整理书桌等等。


之后安排一些稍难的,如收拾自己的房间、外出购买用品、过年时接待客人等等。


通过一系列家务劳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树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爱做家务的孩子,会更加独立,更加自信,能够承担起对学习、对生活的责任。

QQ截图20200120150352.png

第五部分:多外出拓展,为成长加速。


1.和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和孩子一起逛花街、看灯会,去图书馆、博物馆、书展画展走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等。


经常外出参加活动的孩子,性格会更加乐观开朗,人际社交能力也明显优于同龄人。


2.带孩子去旅游。


父母带孩子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过的事情,都会成为孩子在成长中的养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父母带着孩子旅游,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素质。


3.陪孩子锻炼身体。


寒假正值冬天,最好选择比较简单的有氧运动,如长跑、竞走、打篮球、打羽毛球等等。


锻炼身体也是外出拓展的一种,假期最好让孩子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写在最后


到了寒假,孩子们最想要的不是收红包,也不是各种兴趣班,而是父母的陪伴。


有专家说过,在孩子12岁之前,父母的主动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真正的父母,不能只生不养,只养不教。


真正的陪伴,不能只陪在“身”旁,没有用“心”陪伴。


真正的教育,不能一味地指责说教,却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寒假到了,老师和学校是时候后退,把教育的主舞台交还给各位家长。


40天的陪伴,有可能远胜于4个月的教育。


没有父母陪伴的寒假,是不完整的。


低质量的陪伴,甚至有可能害了孩子。


父母陪伴孩子,一定要用心,要足够耐心,要有爱心。


各位家长,请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慢下脚步来陪陪孩子。


不止在这个短暂的寒假,也在孩子快速成长的这一路上,始终伴随、引导,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和启明灯。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在线投稿 | 后台管理 | 万创短信 |
江西省手机家长学校 学服通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3568号-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康宁街25号1幢261室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850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