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一二年级取消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只留期末考,作业也少了。
自从没了家庭作业,没有月考、单元测试、期中考,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完全两眼一抹黑。
少了作业,孩子怎么复习功课?
没了平时测验,孩子怎么及时发现自己学习的短板,做好查漏补缺?
问题越积越多,孩子期末考怎么办?
如今,距离“双减”后的第一次考试——期末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期末考前一个月,孩子的学习心态会影响备考状态,孩子的复习效果会决定最终成绩!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临近期末,后台有许多家长留言,说孩子不自觉复习。
“孩子跟没事人一样,该玩就玩”、“孩子从来就没有复习的意识”……
学习不自觉,会让孩子养成拖拉、懒惰、厌学等毛病,进而拉低成绩。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找到目标。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孩子最后会成为社会精英,基本没有目标,孩子会沦为社会底层。
给孩子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期末考目标,再提出合适的奖励,让孩子有动力为期末考冲刺。
家庭教育要狠抓孩子的自觉。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与道德品质优秀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点:自觉性。
但孩子的自律,没有父母的长期监督,是不可能形成的。
·先给孩子制定复习计划,明确该怎么复习,该复习什么;
·再提升孩子的执行力和专注力,家长要在这方面多监督;
·多关注孩子的复习表现,每天和孩子一起总结并且改进。
期末考试前,孩子成绩容易出现波动,往往有以下表现:
·完成作业的时间忽然拉长,意味着孩子可能跟不上进度;
·作息时间忽然改变,意味着孩子可能偷玩手机;
·偏科比较严重,意味着孩子可能对弱科失去兴趣;
……
期末冲刺期,家长再让孩子上补习班也来不及了,不如好好抓基础。
☑把课本反复学,直到学透。
任何考试的题目,都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了考试的答题质量。
不需要全部都看都记,教孩子抓重点,抓难点,结合课后习题对知识内容融会贯通。
☑把错题反复做,直到做透。
多做几遍错题本上的错题,认真审视做错原因,巩固好没掌握的知识点,再找相同类型的题目做一做。
错题的价值是巨大的,一个一个漏洞填上了,孩子的考试就有把握了。
如果每次考试丢分,孩子都说因为“粗心”,家长就要识穿这个“借口”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副教授指出:“粗心的本质,是孩子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存在问题。”
别再纵容孩子粗心、马虎了,一定要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考试习惯。
☑下笔前把题目反复读两遍。
审题要逐字逐字阅读,一边读一边理解,并用笔画出关键词。
同时调动思考,找出题目考察的知识概念,心中有数再开始做题。
☑学会放弃实在不会的难题。
比如说,每道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一道题花了3分钟还没有思路,就要先放弃。
把会做的题先做好,拿下容易拿的分,再回头去做难题,心里更踏实。
☑把检查当成最后一项任务。
想戒掉“粗心”的毛病,没有捷径,只能仔细,仔细,再仔细。
完成所有题目后,记得把试卷从头到尾检查一两遍,确认没有审错题,没有错别字,没有算错数等。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孩子明明很努力,可成绩就是上不去。
课本早就翻烂了,挤时间背古诗背单词,每天写作业到深夜……
于是白天困得打瞌睡,听课听不全听不会,晚上继续熬夜学习……
低质量的勤奋,只会换来越来越差的状态,以及越来越差的分数。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抓好学习的习惯。
从时间上规划,最好回家休息半小时后马上开始学习。
书桌上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保证孩子学习时不受干扰。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靠自己解决学习问题。
注意劳逸结合,允许孩子每学习半小时休息5分钟。
☑抓好复习的习惯。
列一个计划清单,把复习内容一一写下来,每完成一项就勾一项。
看书的时候,要动笔写下重点,背书的时候,要大声背出来加深记忆。
当孩子复习某一门课累了的时候,可以换别的科目交叉复习,以此活跃思维。
正确的复习能让孩子逐渐找到状态,对期末冲刺越来越有信心。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复习,错误的复习方法不止浪费时间,还会拖垮孩子的状态。
☑死记硬背
把概念、公式背100遍,不去理解和思考,考试时还是不会解题。
死记硬背就像囫囵吞枣,不能充分理解并掌握知识,这样复习就是做无用功。
☑题海战术
语文做10篇阅读,数学做50道题,英语听写100个单词……
不是题目做得越多就越好,期末备考只需要做有价值的题,从中总结解题经验。
☑疲劳战术
期末冲刺期间,每天复习大量内容,天天学习到半夜,是有害的。
不但加大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还会让孩子十分疲倦,备考状态越来越差。
☑一味求全
大部分孩子在复习时会陷入“撒大网”的误区,恨不得把整本书背下来。
但期末考只靠重难点,若孩子分不清主次,就很难精准复习,精准得分。
卢梭说过,世界上最无用的教育有三种: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然而许多父母都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尤其是在考试前,一直唠叨不停。
☒你怎么这么笨?平时上课都听什么了?
☒课文会背了吗?数学题都会做了吗?
☒这次再考不好,你就给我等着吧!
☒这次一定得好好考,超过谁谁谁!
☒这阵子你就专心复习,其他不用你管!
无论是怪责、威胁还是焦虑,父母的情绪都会影响孩子,让孩子无法专注投入于复习。
在考前阶段,父母最重要的态度就是乐观与幽默,给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被压力击倒,在父母的引导下,更积极地面对学习中与人生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