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得慢,
很可能是有学习技能障碍
学习这件事,首先取决于身体条件。家长先看看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几种状况:一二年级了,还在尿床;晚上睡觉鼾声阵阵;有严重的鼻炎/慢性肾炎/哮喘……
可以说,如果孩子有诸如此类的生理疾病,那他一定不爱学习。那么父母有哪些“良药”可以帮到孩子呢?
1、给予孩子安抚
学习是一件需要精气神的事情。比如一个孩子在教室里坐两节课,若没有足够良好的脊柱、肌肉平衡,一定东倒西歪坐不住。还有些孩子是早产儿,可能在0-6岁期间吃药比吃饭多,那么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会暂时落后一些。
可父母却总是把这些现象解释成是孩子的态度问题,要不就是打击孩子“为什么别人做得到,你却做不到?”这就像和一个老奶奶说“为什么别人跑得快,你跑不快”一样的道理。
面对这些“做不到”的孩子,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安抚,而非打击,“你慢一点,没关系的,你现在做得不好,过两天一定会做得很好。”
多给孩子一些安抚的话语,保护好他们的心理,孩子才不至于被摧垮。
2、学一点营养学
安抚是心理安慰,解决孩子生理条件的缺陷归根结底还是要家长把孩子养好。
有的孩子从心里认同父母要他把书读好,但就是做不到,通常是没写几个字就坐不住椅子了。其实就是因为脾胃虚弱,得要好好调理。
为人父母,起码要懂些营养学的皮毛,这里不加赘述;此外,家长也要懂得免疫保护的常识,如今的孩子被折腾得太累了,上学,去兴趣班,去补习班......这样紧张疲倦的生活,不但让孩子更易感染传染性疾病,还影响身高。
影响孩子学习的三大心理问题:
恐惧、不自信、焦虑
如今的孩子和从前不同了,恐惧、不自信、焦虑,这三大心理问题在我的临床案例中可谓普遍。然而,这三大问题,本质上都和母亲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1、孩子的恐惧,源于三重安全感的缺失
第一重,孩子在0-3岁没有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安全感的本源是母爱。而母爱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上得有实实在在的表现——母乳喂养,以及母亲在身边(尤其是晚上)的陪伴;
第二重,孩子在3-6岁没有父亲陪伴,也会造成恐惧。小孩3岁开始下地探索世界,而父亲就是他勇气和力量的来源,即生理安全的保证。若这个阶段父亲缺失,那么这个孩子会变得胆怯、懦弱,在学校里还容易受欺负,学习也会受影响;
第三重,孩子的恐惧来源于母亲的情绪。孩子跟母亲是脐带剪断、潜意识完全相连的关系,母亲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人母亲,若经常情绪崩溃、歇斯底里,孩子又如何有能量专注学习?
2、孩子的不自信,来源于欲壑难填的母亲
妈妈给孩子提要求,要考第十名,孩子就考了第十名;妈妈又说向第五名进军,再超过你们班第一名;孩子考了第一名,妈妈又说,你给我保持下去。
那么这个孩子一辈子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要的这个高度。孩子是妈妈带来这个世界的,如果妈妈老挑剔孩子、要求孩子,时日长久,孩子便会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那么在他心里,全世界都不看好他了。
所以,妈妈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就算生了一个丑八怪,你都要向全世界宣布我家孩子最好,这才是妈啊!
3、孩子的焦虑,来源于母亲的焦虑
如今焦虑症的患病年龄普遍低了。从前我治疗高中生、大学生的焦虑症,现在都是治疗小学生……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开始焦虑?因为他们身后有一群焦虑的妈妈——孩子刚进家门,紧跟着一连串问题,“今天考试怎么样?老师批过分数吗?全班最高几分,最低几分,平均几分,你几分?”一碰到分数就锱铢必较。
有天我在店里吃早饭,碰到一个妈妈带着小孩,边吃早饭边不停说:“宝宝,一旦开始学习,你就要成为学霸,和别人拉开距离,远远赶在前面,到后来人家就跟不上你了,所以你一定要赢!”
当时我就听不下去了。教导主任才一天到晚关心学习,妈妈是要关心孩子早饭吃得好不好、要不要多加点菜的人啊。
母亲的焦虑来源:
虚荣、不自信、理想的传递
1、虚荣的母亲
虚荣的女人有个共同特征:爱假想。她会想象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讲孩子的学习问题,她就炫耀自己的孩子现在是班里的学霸,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但虚荣这东西太肤浅了,奉劝各位妈妈,千万不要虚荣。一个女人在家庭建设中虚荣,会害惨老公;在孩子学习上虚荣,会害惨孩子。
2、不自信的母亲
母亲有时候会不自信,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培养出来一个成才的孩子。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我只建议你思考两个问题:“你是不是努力要求自己做一个宽容别人,善待弱者的人?你是不是一直在教育你的孩子要宽容别人,善待弱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放心,你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差。
低层次的竞争是体力竞争,我比你强我排队插在你前面;中等层次的竞争是智力竞争,我比你狡猾,我把你比下去;但是,高层次的竞争一定是道德竞争。
文明到达怎样的高度,其标志就是如何对待弱者。你的孩子如果能善待弱者,则表明他的文明程度很高,将来又怎么会发展不好呢?
此外,还有一类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的“割草机父母”,父母不让孩子处理现实事务,只让他们闷头学习。这样一来,孩子的现实感就会减弱,易耽溺于虚拟世界体验真实感,例如网瘾。这种养育模式还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过度聚焦,造成孩子容易情绪爆发,经常发火;二是孩子的抗挫力弱,没有克服挫折的能力和自信。
但这样的父母肯定会说,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啊。这是真的。但这一切表现,其实只是暴露了你没有教育的自信,以及自身安全感的缺失。
3、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理想的母亲
你的理想是进清华北大,当初自己没进,现在就要求孩子一定进清华北大。
但你却忘了人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类型,每个人都是人才,但只有走对了地方,潜能才会被激发,将来才能走得高远。
让孩子愿意学习的前提,
是母亲修炼到这两层境界
1、做个“会疗伤”的母亲
一个妈妈跟我说:我们家太破旧,也没买新房子。他同学家里开出来就是好车,我们家也没有车。我觉得我们很亏欠孩子,感觉自己给不了孩子幸福。
我说,“你错了!孩子的幸福不是宝马车和大别墅,而是他回到家,家里有一个会疗伤的母亲。”
孩子在外是有自己的压力的,学业、同伴、师生关系,乃至将来进入社会,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但每次回到家,就回到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还有父母给他疗伤,如此一来才有力量重新出门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比如一个小孩回到家说:“妈妈,我要拿激光枪把学校所有的人都射死。”如果是一个不会疗伤的妈妈,那她会说:“你的学习成绩这么差,别说老师不喜欢你,我都不喜欢你!”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高中就会跟妈妈说“你别说了,你给我走开!”
如果是一个会疗伤的妈妈,她会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那么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你怎么啦?在学校不开心是不是?”
“我不开心,老师让我抄五遍。”
“哎呦,抄五遍是不开心,换成妈妈也会不开心。但你看老师让你抄五遍多好,你现在就写得又快又熟练。”
你看,这个妈妈多会说话。孩子的负面情绪马上被治愈,第二天照常开开心心到学校上学。
母亲给的力量,真可谓“加油站”的力量。会疗伤的母亲,及时疗愈孩子所受的伤,才不至于伤痕累累,没有力量再面对困难和挑战。
2、做个“定海神针”型的母亲
孩子真正的教育资源在哪里?就在于他的母亲。所以,妈妈们要有这个意识,要不断地自我成长。如果母亲这个资源没开发,就算你到处去用钱买资源,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太如意。
好情绪的女人是家里的“定海神针”,丈夫回到家一看到太太在,孩子回到家一看到妈妈在,他们就能安下心来。她总是在老公面前说孩子好话,在孩子面前说老公好话。两边都是好话,这个家就和谐了。
我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我和老公老是为孩子吵架,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观点冲突很大。”
这个问题太好解决了。家长会是谁开的?学习的事情谁打理?是妈妈,那就和孩子他爸报喜不报忧。仔细想想,你们每一次吵的问题真是因为孩子吗?很多时候,夫妻是把孩子当做媒介来吵,但最后受伤的却是孩子。
孩子会想:“我就是个害人精,我要是学习好,他们就不吵了。”孩子便陷入了无尽的自责与压力中去,学习更加坏了,这是个恶性循环。
所以归根结底,请每位母亲努力成长,打理好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有心理力量的人。这样下来,你的的孩子一定能读好书,未来也一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