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手机家长学校!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面对专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的建议,很多家长表示不解:“我平时经常跟孩子沟通,没发现他有什么压力呀。”冯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我和老公每天回家后都会跟孩子聊一会儿。虽然她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不过我们之间应该没什么沟通问题。”然而彤彤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妈妈每天问的都是‘老三样’,中午吃得怎么样?作业写完没?功课有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经常一边问一边看手机,感觉她都不在意我的回答,所以我也不跟她说心里话。”
“只停留在对生活琐事的了解,缺乏真正的思想交流,不关注子女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性格和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伪沟通’在现在的家庭并不少见。” 专家表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较大,不少年轻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显得心浮气躁,像冯女士一上来就说‘您看看我女儿有什么问题’,便开始‘只找孩子原因,不能自我反省’的‘居高临下’式家庭教育,这种方式必然会让孩子反感、与父母交流往往敷衍了事。”
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心理压力无处可说,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排解,不少孩子选择与自己的玩偶或网络虚拟人物沟通,而这种单向沟通又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只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继续加大,从而引发失眠问题。此外,过于沉迷网络交流,也有可能让孩子误入歧途。“其实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多样的,家长若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亲子间的沟通就很可能发生偏差。家长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性格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