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交给了老人。老人们也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隔代家长。隔代家长对孩子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于把照看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 一些市民说亲孙子比亲儿子还亲,一有孙子了,心里不管干么事都真欢喜。孙子现在都6岁了,真调皮,调皮也乐意搁身边。孩子的爸妈工作忙,就把孙子放她这里,心里真欢喜。特别是爷爷,亲得希望每时每刻都在身边。 但是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隔代教育的一些负面因素也显露无遗。 例如:孩子放学回家看电视,奶奶也一直惯着孩子。如果不让孩子看,孩子就哭闹,以不吃饭来威胁。奶奶心疼孩子,就说别跟孩子较劲了,就让他看一会儿吧。 孩子一哭闹,愿望就会被老人满足。孩子们也大多抓住了老人这样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再如:穿鞋子,老人都是喜欢给拿出鞋子来,然后把鞋带解开,再给孩子穿上去。孩子分不清左右脚,老人就已经给分好了,然后再帮你提,把鞋带一步到位系好了。家长们一般都习惯锻炼孩子,一双鞋左右脚怎么区分,应该怎么去穿。 老人带孩子,由于害怕孩子磕了碰了,所以常把“慢点跑”、“不能碰”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这是一种过度保护,会让孩子缺乏冒险与创新精神,遇到问题难以自己解决。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两只大手,只有二者配合、共同教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年轻爸爸妈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多利用各种渠道去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也要尊重老人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家庭里出现教育问题的时候,老人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全权去代替。年轻爸爸妈妈也应该多和老人去沟通。大家互相尊重,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隔代教育矛盾的解决,需要长辈们的共同努力。祖辈要与时俱进,善于接受新思想和观念,理性地爱护后辈;而父母们也不能将孩子完全给祖辈抚养,要尽量自己多陪伴孩子,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