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老师总是强调,读题读题,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就是不看题,结果本来轻轻松松就能拿到手的分,愣是一分都没得,直接把老师和家长都气坏了。
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那么,孩子做题目总是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原因
1、图快,凭感觉理解题目
在很多孩子的观念里,“快点”是很重要的事情,快点完成作业、快点起床、快点吃饭……
虽然每次叫孩子快点,他们还是慢吞吞的,但是“快点”这个词汇和价值观已经深入他们的脑海里,结果就是变得没有耐心、急躁。
2、图方便,不审题,不复核
这是一个孩子责任心的问题。孩子知道完成任务很重要,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执行力,但是对结果的对错却不是很上心,只要求大差不差可以过关就行了。
而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往往比较容易原谅孩子,认为孩子已经做了,比起那些做都不愿做的孩子好多了。
久而久之,孩子对结果的责任心就建立不起来了,或者慢慢就涣散了,认为自己做了就是尽到了责任,至于结果对不对那就交给他人来处理。
从而这样的孩子在做题时,不习惯审题,而且也不会想着做好后去复核。
对策
1、建立错题档案,培养审题习惯
专门准备一个本子,用来收集整理作业、练习、试卷里发现的错误。
在错题本里,先把做错的题目全部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错误的原因,并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上去。
明确告诉孩子,订正作业不是老师布置的,而是由自己的失误带来的附加练习,它最终是可以避免的。同时,要鼓励孩子一次性做对。
经常翻阅错题本,每周或每两周重做一次错题本上的题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习惯会有很大的改观。
2、改变阅读方式,训练理解能力
对于因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弱而出现错误的学生,家长要指导他们改变阅读方式,训练理解能力。
首先,要反复读题。对题目叙述的内容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增读。
其次,要教给阅读的方法。比如:通过圈划关键词,提示理解要点;通过联系前后句子,注意部分和整体的联系;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